電阻絲
電阻絲是一種一般將電能轉化為內能的電氣元件。一般地說,溫度上升,金屬的電阻率增加;碳元素、半導體或者電解液則相反。溫度上升時阻值減少。這樣,在一定溫度范圍內,我們可以認為溫度變化與阻值變化成線性關系,因而就能夠將溫度變化轉換為阻值的變化。材質:0Cr25Al5、Cr20Ni80,Cr15Ni60,GH140等。
注意事項
1、電阻絲在設計時應根據功率接線方法,合理的表面負荷,正確選用絲徑;
2、電爐絲在安裝前應對爐膛全面檢查,清除鐵素體,結碳,與電爐上接觸的隱患,避免短路,以防造成爐絲擊穿。
3、電爐絲在安裝時應按設計的接線方法正確連接;
4、在使用電爐絲前應檢查控溫系統的靈敏度,以防溫失靈,造成電爐絲燒毀。
硅碳棒
硅碳棒是用高純度綠色六方碳化硅為主要原料,按一定料比加工制坯,經2200℃高溫硅化再結晶燒結而制成的棒狀、管狀非金屬高溫電熱元件。氧化性氣氛中正常使用溫度可達1450℃,連續使用可達2000小時。
硅碳棒使用溫度高,具有耐高溫、抗氧化、耐腐蝕、升溫快、壽命長、高溫變形小、安裝維修方便等特點,且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。
與自動化電控系統配套,可得到精確的恒定溫度,又可根據生產工藝的需要按曲線自動調溫。使用硅碳棒加熱既方便,又安全可靠?,F已廣泛應用于電子、磁性材料、粉末冶金、陶瓷、玻璃、半導體、分析化驗、科學研究等高溫領域,成為隧道窯、玻璃窯爐、真空爐、馬弗爐、冶煉爐以及各類加熱設備的電加熱元件。
注意事項
1、硅碳棒質地硬而脆,受到劇烈震動和撞擊容易斷裂。因此運輸時要格外小心,搬運時要輕拿輕放。
2、硅碳棒發熱部的長度應該等于爐膛的寬度。如果發熱部伸入爐墻內,容易燒損爐墻。
3、硅碳棒冷端部的長度應該等于爐墻厚度加上冷端伸出爐墻的長度。一般冷端部伸出長度為50~150mm,以便冷卻冷端部及連接卡具。
4、穿硅碳棒的爐子的內徑應是冷端部外徑的1.4~1.6倍,爐孔過小或孔內填充物塞得過緊,高溫時會阻礙硅碳棒自由伸縮而導致斷棒。安裝時,應該使硅碳棒能夠自由轉動360度。
5、硅碳棒與被加熱物及爐墻的距離應大于或等于發熱部直徑的3倍。硅碳棒與硅碳棒之間的中心距應不小于其發熱部直徑的4倍。
6、硅碳棒冷端部與主電路用鋁辮或鋁箔連接。冷端部的夾具要卡緊。
7、新建爐或長時間不使用的電爐在使用前要進行烘爐,應采用舊棒或其它熱源烘爐。
8、硅碳棒存放時要防止受潮。因為受潮后容易使冷端部鋁層分解、脫落,導致冷端部與卡具接觸電阻增大,而且硅碳棒通電后容易崩裂。
9、硅碳棒在使用前要進行配阻。先阻值相同或接近的硅碳棒連接在一起。
10、為硅碳棒配備調壓裝置。送電初期電壓為其正常工作電壓的一半,穩定一段時間以后再逐漸提高電壓。這樣硅碳棒就不會因為急劇升溫而導致斷裂。
11、硅碳棒連續使用壽命長;間斷使用壽命短。
12、硅碳棒使用時要選擇合理的表面負荷密度和使用溫度。使用溫度應不大于1650℃;在有害氣體環境中使用更要防止硅碳棒與有害氣體發生化學反應。
13、更換硅碳棒時,應選用和爐內運行的硅碳棒的電阻相接近的硅碳棒,必要時更換整爐硅碳棒,這樣有利于提高硅碳棒的使用壽命,卸不來的硅碳棒,如果電阻值合適,還可以在電爐運行中后期換上使用。
14、防止硅碳棒濺上熔融金屬,濺上熔融金屬容易導致斷棒。
15、防止堿、堿土金屬和堿性氧化物腐蝕硅碳棒。
16、經常觀察電流表、電壓表及溫度表的讀數是否正常;冷端部夾具是否松運、氧化發黑或打火;硅碳棒是否斷裂;硅碳棒發熱部紅熱是否均勻。
硅鉬棒
硅鉬棒阻性電熱元件,以二硅化鉬為基礎制成,耐高溫、抗氧化的。在高溫氧化性氣氛下使用時,表面生成一層光亮致密的石英(SiO2)玻璃膜,能夠保護硅鉬棒內層不再氧化,硅鉬棒元件具有獨特的高溫抗氧化性。
硅鉬棒阻性電熱元件是一種以二硅化鉬為基礎制成的耐高溫、抗氧化的電阻發熱元件。在高溫氧化性氣氛下使用時,表面生成一層光亮致密的石英(SiO2)玻璃膜,能夠保護硅鉬棒內層不再氧化,因此硅鉬棒元件具有獨特的高溫抗氧化性。
在氧化氣氛下、最高使用溫度為1800℃,硅鉬棒電熱元件的電阻隨著溫度升高而迅速增加,當溫度不變時電阻值穩定。在正常情況下元件電阻不隨使用時間的長短而發生變化,因此,新舊硅鉬棒電熱元件可以混合使用。
根據加熱設備裝置的結構、工作氣氛和溫度,對電熱元件的表面負荷進行正確地選擇,是硅鉬棒電熱元件的使用壽命的關鍵。
注意事項
1.硅鉬棒加熱元件,不應該在400℃至700℃溫度范圍內使用,因此在此不利條件下,元件將會發生低溫氧化致使元件毀壞。
2.硅鉬棒加熱元件適宜在空氣、中性氣氛中使用,還原性氣氛如氫氣等會破壞保護層,氯和硫的蒸汽對元件有直接的損害。
3.硅鉬棒在高溫時(1500度以上)有些軟化,低溫時又硬又脆,為了避免溫變時產生應力,有利于元件的熱脹冷縮,最好采用自由垂直的吊掛安裝方法。吊裝元件的拆換也較方便,不必等爐子冷下來,而可以熱換。